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精准扶贫要授人以“渔”不是“鱼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上永兴
    2017-03-23 13:16:56    来源:希望田野   转载

    先讲个故事:

     从前,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: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。其中,一个人要了一篓鱼,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,得到鱼的人高高兴兴的大吃大喝了几天,最后鱼都吃光了,不久,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。另一个人靠着鱼杆天天打鱼,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,几年后,他盖起了房子,有了家庭、子女,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,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。


    过去扶贫很多地方习惯捐款捐物,给予经济上的支持,在对扶贫解困工作评价和考核时,也常常从这方面去着手。这是因为“授人以鱼”的扶贫方式更简单直接,在短期内会有一些效果。然而,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产生的根源问题,也很容易养出一批靠政策吃饭的懒汉,结果反倒是越扶越贫。


    新一轮精准扶贫,采用“授人以鱼”的方式显然有悖“精准”二字。不过,精准扶贫也少不了“授人以鱼”,只不过此鱼非彼鱼。这条“鱼”指的便是扶贫到户的帮扶启动资金,这份资金并非直接发放,而是用于撬动贫困村的扶贫项目,给贫困户“造血”。


    事实上,“授人以渔”的扶贫路径有很多,全国各地在多年的扶贫道路上也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,比如有些村利用技能培训,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,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;或者培育有利于群众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,发展旅游产业等,实行产业扶贫;或者引进光伏发电等项目,实行项目扶贫等。


    当前,精准扶贫的任务尤为艰巨。笔者认为,授与贫困村和贫困户“鱼”和“渔”的同时,还需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和普及活动,让全民对扶贫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、统一认识、凝聚力量,在建立更为科学的扶贫方式与理念上有所突破,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扶贫工作的量质同变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